请百度搜索山东名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键词找到我们!

关于活性污泥法消毒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废水处理方法.处理过程中将废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搅拌并加以曝气.接下来经过沉淀把活性污泥从处理过的废水中分离开,根据需要活性污泥可以排掉或者回用.处理过的废水从沉淀池出水堰流出去.活性污泥就是废水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曝气和搅拌之后沉淀下来的污泥.这种活性污泥含有许多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当污泥与饱含氧的原废水混合时,利用污泥中的细菌可以氧化有机固体,提高混凝和絮凝效果,把胶体固体和悬浮固体转变为可降解的固体.

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利用悬浮好氧微生物培养物处理流入的废水.当反应期结束时,从处理的废水中把微生物培养物分离出来.大部分微生物培养物返回到流入的废水中,并与之混合.在有活性污泥作用的条件下,微生物培养物成团状或絮状体生长,这些团状或絮状体含有大量的由聚集在它们荚膜上的分泌聚合物结合在一起的细菌。一般絮状体可以电子扫描显微照片显示。细菌细胞在絮状体内部分散开,实际上仅占絮状体体积的10%-25%左右,正如在电子显微照片中见到的一样。反应器内的剪应力控制最大絮状体的尺寸;用于把细菌培养物与处理过的污水分开的重力沉淀法控制最小絮状体的尺寸。除了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以外的生物生活在絮状体内部或表面上,但是一般不大量出现。在活性污泥中也发现一些游离生物,如线虫和轮虫。原生动物和轮虫以游离细菌为食,因而有助于生产低浊度的出水。

由于很难测定实际的细菌种类,,所以将曝气池中的悬浮固体或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作为细菌含量的估量。废水和悬浮培养物的混合体称为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分别称为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工艺构型】使用中的三种基本活性污泥工艺构型为标准式(PF),连续流搅拌池(CFST)和间歇池。标准推流式是最常见的。反应器内的混合通常是游曝气系统提供的。最初活性污泥工艺构型是一个单元的间歇反应器。由于工作周期闲置阶段的水力问题导致了连续流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利用分离池将培养物或液体分离出去。知道20世纪50年代,实际上所有的活性污泥法是带有一个单独沉淀池的标准推流。沉降下来的细胞可再循环或必要时排掉。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大多数新处理工艺仍是标准推流,但连续流搅拌池活性污泥系统已经十分普遍。间歇法作为改进了的沉淀法已经重新出现。

18315687967
微信二维码
阿里巴巴手机端二维码